憧憬 > 历史军事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366、【人物篇】古德里安18

366、【人物篇】古德里安18(1 / 4)

【人物篇】古德里安18:是什么决定了德国大佬们的归宿?

如果不考虑战争的性质和结局等因素,仅以军容论,那么德国军人是首屈一指的。赏心悦目的军装、整齐有序的队列和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傲骨都令人忍不住赞叹。

长期以来,没有哪个国家像普鲁士以及后来的德意志那样重视军队。长期的优越感铸就了德国军人独特的气质。

这个团体的核心是“军官团”,也可以通俗地理解成德国陆军参谋部。这里汇集了德国陆军的精华,他们全部接受过严格的军事理论教育,几乎都有过基层部队锻炼的经历。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德国在二战期间能够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将领。

然而自纳粹上台后,军官团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希特勒需要的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可军官团以及身后的军队虽然绝对效忠国家,但始终坚持自己应有的独立性。比如元首不能直接插手军队内部事务,比如采取重大军事行动前,必须充分尊重军队的意见等等。这一点是希特勒和军队之间最根本的矛盾。

1938年2月,通过“布隆伯格——弗里奇事件”,希特勒把“听话”的将领安排在军队的金字塔尖上。包括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统帅部总参谋长凯特尔等人。从此之后,军官团的地位被严重削弱,而且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的荣光。

古德里安早就对统帅部那些“卑躬屈膝”的将军们感到厌恶。在他看来,布劳希奇和哈尔德还算有点骨气,毕竟在关键时候还能为军队发声。最让他看不起的就是凯特尔,外表忠厚的他始终对希特勒言听计从,已经完全丧失了德国军人的荣誉感。

在担任装甲兵总监后,古德里安一直希望能够联络一批有影响力的人搞掉凯特尔。为此他曾找过戈培尔,并提出了凯特尔的理想替代者——曼施坦因。戈培尔倒也坦率,直接答复古德里安——不太可能,不过他承诺自己会找机会建议希特勒重组统帅部。事后证明,戈培尔从未向希特勒提过这件事(戈培尔在战败前用全家七条性命为希特勒和纳粹德国殉葬)。

古德里安还找过希姆莱。两人以前的关系一般,当古德里安提出“应促成元首指派另一个能力更强的人担任最高统帅部参谋总长,以便希特勒可以放手抓大事”时,希姆莱当场勃然大怒,认为古德里安的观点太荒谬。他甚至当面古质疑德里安有野心,真实目的是剥夺希特勒的权力。古德里安见希姆莱态度如此强横,只得起身告辞。

不甘心的古德里安又去找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同样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就在古德里安滔滔不绝地说得起劲儿时,约德尔打断了古德里安,然后反问他:“你还知道比希特勒更好的最高统帅人才吗?”古德里安一听,知道话不投机,于是又起身匆匆告别(约德尔在战后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经过几次挫折后,古德里安觉得指望别人是不行的,于是决定自己找机会跟希特勒面谈。1944年初,希特勒邀请古德里安共进早餐。两个人一番闲谈后,古德里安把话引到了正题。

他认为目前德军内部的指挥系统杂乱无章,这是导致前线战局不利的重要原因,所以应该找一个希特勒信得过的将领掌控全军指挥事务,解决目前的弊病。

希特勒马上就明白了古德里安的用意,无非是要自己少插手军队事务,变相恢复军官团的地位。如果撤掉凯特尔的职务,换成一个强硬派,这个目的自然就更近了一步。

希特勒哪有那么笨,自然不会接受古德里安的建议。

自从那次会面后,希特勒明显疏远了古德里安。若不是装甲兵的组织训练的确需要一个行家里手,估计他会找一个机会第二次罢免他。

失意的古德里安其实还有第二条路可以走。早在1943年2月就任装甲兵总监后不久,他的旧友就为他引荐了一个人,对方和古德里安有一次密谈。

对方直言:“现在我们的元首已经无法胜任德国总理兼三军统帅的重任,为了德国的未来着想,最好还是设法停止他的权力。”随后,此人向古德里安详细介绍了改组政府的方案。

古德里安对未来政府的印象不错,但问题是怎么才能让希特勒交出权力。他问那位访客:“我也曾为此类问题私下与盟国接触过,但令人极为失望。即使能够推翻希特勒的独裁,盟国还是不会放弃让我们‘无条件投降’这个条件的。而且怎样才能限制希特勒的权力呢?”

对方说:“应该把希特勒软禁在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只让他担任名义上的元首。”

“如何对付那些纳粹的要人?”

“这需要国防军来决定,你可以在访问前线时,征得其他将领的支持。”

听到这句话古德里安心里有数了,对方还没有得到军方的支持,也就是没有行动的本钱。他又继续追问:“这件事非同小可,你应该是在给背后的人做事,那么是谁在领导这个活动?”

“前陆军参谋总长贝克上将。”

最新小说: 一肩挑尽天下愁 万历四十八年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多元三国说 晋血山河 震惊!我的娇妻居然是女帝 远东军火商 无敌六皇子 大秦:让你扮演扶苏,你竟造反了 钢铁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