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 > 历史军事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316、【人物篇】朱可夫4

316、【人物篇】朱可夫4(1 / 4)

【人物篇】朱可夫4:战前抓了三件事,一件都没成,责任在谁?

1940年5月,朱可夫凭借哈勒欣河战役(即“诺门罕战役”)立下的战功,在红军恢复将军军衔制后,晋升大将军衔。不久又担任苏联最大的军区基辅军区司令员。

此时欧洲战场已经打了半年多,虽然苏联和德国已经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但斯大林和苏共高层都明白德国和苏联迟早会爆发战争。在斯大林看来,战争一旦爆发,德国的进攻重点将是北方的列宁格勒和南方的基辅。因为从经济角度看,列宁格勒是苏联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还是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基辅和整个乌克兰更重要,这里是苏联最富庶的地区,有粮食、煤和石油。所以斯大林把基辅军区交给朱可夫,足以彰显对他的器重。

朱可夫曾仔细研究过法国战役,尤其注意研究了德军的新战术。他发现德国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战斗技术装备,法国、英国的飞机和坦克不仅不比德国的差,数量上也比德国人多。之所以德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是因为德军将战斗技术装备全都集中使用在选定的方向上,因而能实施快速突击。

作为一名大军区的司令员,朱可夫的工作已经不局限于军队,还要与当地行政机关打交道。当时担任乌克兰第一书记的是赫鲁晓夫,后者回忆那段时期的经历时,对朱可夫的评价颇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朱可夫地位的上升,其讲话风格越来越直接,他公开指责军队里一些高级指挥员轻视训练,不研究军事历史。他强调红军应该继承俄国军队的一些传统,同时提醒人们要警惕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敌人。在他看来,战争威胁已经越来越紧迫。

1940年12月至次年1月初,苏军在莫斯科进行了一次图上军事演习。对抗双方是以朱可夫和波罗的海军沿岸军区司令员库兹涅佐夫为“蓝方”,以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员巴甫洛夫、参谋长克里莫夫斯基为“红方”。演习结果是蓝方突破红方防御,并击败了红方的重兵集团。

演习结束后,朱可夫和巴甫洛夫进行了讲评,随后诸将就离开莫斯科返回各自的驻地。出人意料的是,1月13日斯大林突然将众人召回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进行了第二次讲评。除了参演的将领,苏共高层也都系数参加,军队中的国防委员、总参谋长和各军种司令员也都到场。

首先发言的是总长梅列茨科夫。由于事情突然,梅列茨科夫显然没有做好准备,他的报告总体感觉缺乏条理,前后不连贯,斯大林听了非常不满意。

第二个发言的是朱可夫。借着这个机会他首先肯定了演习对高级指挥员提高指挥水平的价值,随即开始提出自己想要讲的核心——白俄罗斯地区筑垒地域过于靠前,布局不合理,敌军的炮火完全可以覆盖整个防御纵深,必须重新加以布置。

朱可夫的发言打击面很大,不仅指出了西部特别军区防御方面的不足,还捎带着批评了负责筑垒地域工程的副国防委员沙波什尼科夫,甚至也牵扯到伏罗希洛夫。巴甫洛夫立即质问他:“在乌克兰筑垒地域的位置是否合适呢?”朱可夫见争执已起,就中止了发言。

下一个发言的是主管武器装备的副国防委员库利克。他的发言也很不合时宜,其建议扩大步兵师的编制至1.6万~1.8万人;火炮全部改用马拖运;坦克部队以连、营为单位编入步兵部队。他还强调“组建坦克和机械化军,目前还不易展开”。

库利克是要把红军拉回到20年前,德军在这时已经横扫西欧,其机械化部队显露出的战斗力有目共睹。国防委员铁木辛哥立刻站起来反驳道:“部队的领导干部都懂得尽快机械化的必要性,而只有库利克对这个问题还弄不清楚。不久前波兰军队用骑兵冲击德国坦克,库利克元帅的军事理论倒是跟他们相差不远!”

斯大林最后做了总结,他说:“现代战争是一场摩托化战争。在陆地、在空中、在水上和水下都是如此。战争的胜利将属于握有更多的坦克和部队摩托化程度更高的一方。”

斯大林的发言可以认为是盖棺定论,讲评会也至此结束。

这次讲评虽然规格很高,但大多数人在散会后也没有预料到它对苏军内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事后可以看出,这是斯大林加快军队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第二天,朱可夫正准备返回基辅,却再次被斯大林交到了办公室,而且这一次是单独召见。斯大林开门见山地说:“政治局决定解除梅列茨科夫的总参谋长职务,任命你接替他。”朱可夫没有推辞,离开斯大林的办公室又去见了老首长伏罗希洛夫,然后返回基辅办理交接工作。

至于他在讲评会上提到的针对西部特别军区存在的防御问题,后来没有再提。

1941年2月1日,朱可夫正式就任苏军总参谋长。半个月后,苏共召开第18次全体大会,朱可夫、秋列涅夫(敖德萨军区司令员)、基尔波诺斯(新任基辅军区司令员)、奥克佳布里斯基(黑海舰队司令员)、特里布茨(波罗的海

最新小说: 远东军火商 多元三国说 无敌六皇子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震惊!我的娇妻居然是女帝 大秦:让你扮演扶苏,你竟造反了 万历四十八年 晋血山河 钢铁先驱 一肩挑尽天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