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 > 历史军事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89、【苏德战场】莫斯科城下的反攻(下)

89、【苏德战场】莫斯科城下的反攻(下)(1 / 4)

【苏德战场】莫斯科城下的反攻(下):再见!古德里安

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进攻莫斯科期间,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的进攻方向在莫斯科的西南。他们推进最远的地方是莫斯科南面的卡希拉。不过在苏军11月底的反击下,第2集团装甲集团军前锋部队第53军退守莫尔德韦斯,这里距离莫斯科还有100多公里的距离,远不如北面第3和第4装甲集群对莫斯科的威胁大。这也是苏军发动反击后,将兵力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北面的原因。

1941年11月3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在莫斯科以南制定的反攻目标是:西方面军南线集群的第10、第50集团军与近卫骑兵第1军密切协同,向斯大林诺戈尔斯克、博戈罗季茨克方向实施突击,击溃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解除德军对图拉围困。

在苏军当面的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共计有4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和7个步兵师。在此前的进攻中,由于苏军第50集团军始终据守着图拉,导致古德里安的部队被大量牵制在这个地区。

同其他德军的态势一样,古德里安的部队在刚刚结束的进攻中,兵力展开在一段350公里长的弧形阵地上,部队还没有来得及转入防御,毕竟在冰天雪地的野外构筑工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处在一线的部队大多聚集在一些居民点中,躲在建筑物里烤火取暖。

1941年12月5日,古德里安向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提出,为了便于防御,他计划将位置过于突出的右翼后撤到图拉以东的沙季河、顿河一线,以拉平自己的防线,缩短防御距离。在古德里安等待答复时,苏军开始了进攻。

西方面军的左翼集群中,戈利科夫指挥的10集团军是刚从统帅部预备队调给西方面军的部队。该集团军共辖8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兵力达到10万余人。但是这些步兵师的兵员素质极差,基本上没有经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他们当面的德军是驻守在莫斯科东南防线的米哈伊洛夫,包括第10摩托化师和第29摩托化师一部,兵力比较薄弱,这是古德里安所说的“过于突出的右翼”。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态势,是因为苏军第10集团军一直没有投入战斗,德军还不知道这里有一支兵力如此众多的部队。

第10集团军司令员戈利科夫也是个值得一提的人物。1943年1月的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德国方面称作“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德军将领曼施坦因封神,对面苏军的主角之一就是戈利科夫(另一个主角是瓦杜丁)。他因此丢掉了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此后担任苏军总部干部管理方面的工作。

为此,他和朱可夫之间产生了深深的怨恨(他认为朱可夫偏袒自己的“小弟”瓦杜丁)。战后,斯大林清算朱可夫时,“揭发”朱可夫最积极的就是戈利科夫。斯大林去世后,戈利科夫又攀附赫鲁晓夫,官运亨通。

尽管戈利科夫后期的做法颇有争议,但不可否认他在战场上是一个合格的战将。也是战时苏军中比较早的、从集团军级指挥员晋升到方面军指挥员的将领。

在苏军第10集团军的右翼,也就是距离莫斯科更近的莫尔德韦斯,是参加反击的近卫骑兵第1军。在反击前,该骑兵军得到了第11坦克师、第9坦克旅和第173步兵师的加强。正是他们将德军第53军从卡希拉击退,缓解了莫斯科南部的危机。

第50集团军是西方面军防御莫斯科南部的中坚力量,博尔金接手第50集团军时,前任集团军司令叶尔马科夫因作战不力被解职。其实博尔金也清楚,凭借第50集团军的力量,在正面根本抵挡不住德国装甲集群的进攻。但他有应对策略,就是不和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正面对战,也不和第2装甲集团军打野战。他在图拉组织市民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在付出不小的代价后,博尔金将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带往预定目的地,缠住德军不能北上。

古德里安也知道情况不对,指挥军队企图从南面进行正面突击夺取图拉,并从北面迂回该市,并几乎将图拉四面包围。

危难之际,曾经当过政委的博尔金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他通过一系列宣传告诉士兵们坚守图拉的意义,鼓励部队保持信心。此时的图拉市,大部分企业已经提前疏散到后方,但在博尔金的组织下,图拉市仍能完成步枪、自动步枪和机枪的生产任务,火炮和坦克的修理也能照常进行。所以虽然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战力远高于第50集团军,面对防守严密的图拉市依然是无可奈何。

12月2日,古德里安向图拉发起了最后一次总攻,而且还切断了图拉至莫斯科的铁路和公路,但仍然没有夺取这座城市。在图拉最危急的时候,西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也展现出罕见的铁汉柔情,他告诉博尔金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图拉,但博尔金当场就回绝了这个特殊待遇,朱可夫为此在电话的另一端骂他是“一头倔驴”。

1941年12月5日,率先发起进攻的是戈利科夫的第10集团军。第一天的进攻苏军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德军第29摩托化虽

最新小说: 帝国雪绒花 震惊!我的娇妻居然是女帝 大秦:让你扮演扶苏,你竟造反了 多元三国说 无敌六皇子 万历四十八年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钢铁先驱 远东军火商 一肩挑尽天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