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 > 游戏竞技 > 塞音老仙闹大明 > 第2章 顿悟,创建道场

第2章 顿悟,创建道场(1 / 2)

推荐阅读:

好在刘学勤这回投了个好胎。

刘家堡是他爷爷刘鸷一手创立的,起初不过四五十户人,待刘鸷去世时,已经发展到田地近两万亩,佃户人口近三千口的庄堡。

刘鸷是个能人,当年跟刘福通闹过红巾起义的。

他这一支走的是西路,首领是李喜喜,是和白不信、大刀熬齐名的西路军首领之一。

后来李喜喜在巩昌府(今甘肃陇西县)被元军击败,不得不败走入蜀。

刘鸷也在这个阶段因军功累至副千户,在十万青巾军中属于中层军官了。

可惜青巾军在四川劫掠过甚,又与另一支义军,明玉珍部,起了冲突,后被其击溃于江油关。

大军顷刻土崩瓦解。

刘鸷侥幸逃脱,一路收拢溃兵部众,一直逃到狄道,并在此落了草。

待到明朝初定,刘鸷便将山寨从老沟里迁了出来,广置田产,又召集流民开垦荒地。

洪武五年,明蒙爆发岭北大战。

冯胜率领西路军击败了北元西北主力,一路高奏凯歌,将西北大部分故土收回,这时候临洮府才回归大明治下。

几乎与此同时,刘家堡也完成了从响马到地方豪强的转型。

当时西北边区的形势相当复杂,他甚至主动放弃了已经占领的河西走廊和西域。

一是当地人民经历元朝近百年统治,已经伊斯兰化;二是西域还有北元的藩属,回鹘部落虎视眈眈。

当然也有领军将领的战略视野问题之类,但此类特殊的边疆形势,给了刘家堡比较宽松的发展空间。

人道是隔辈儿亲,刘学勤跟他爷爷刘鸷关系很好,他基本是爷爷一手带大的。

刘学勤很肯定,爷爷刘鸷是个狠人,杀人如麻的那种,而且没少造孽。

刘鸷对这个孙子很满意,常道:“此儿乃我家麒麟子。”

关键他老刘家已经两代单传,刘鸷又死看不上自己的儿子刘喜贵。

刘喜贵虽长于战乱,但许是年少时在军中被吓破了胆,人就比较文弱。后来在狄道安顿下来后,刘鸷便给儿子请了先生,刘喜贵倒是很喜爱读书,可他不是那块料,到现在连个秀才都不是。

要知道早在三年前,洪武二十年的乡试,刘学勤的塞音道场就有个外门弟子中了举。

虽然后来没中进士,但那会儿举人已经不得了了。

从洪武三年起,大明开科取士,如今也才不过七届,全国的进士满打满算,也才两千出头而已。

俗话说得好:穿越不造反,菊花套电钻。

刘学勤算是洪武朝的同龄人,朱元璋凶名在外,要造他老人家的反,刘学勤表示比较难。

但他这人是特立独行的水瓶座,从来不搞古人崇拜那套。对于抱老朱家的大腿,或者搞自曝那套,他也是不屑为之。

刘学勤比较认可种花家文明三段论: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为上品文化;

汉唐时期,国人阳刚尚武,胸襟开阔,可以向外包容,为中品文化;

明清之后,被蒙古人同时摧毁的东西方文明,东方不再被命运眷顾,沦为下品。

虽然大明得国最正,朱元璋乃是历史选择的英雄人物,但作为老大帝国的掌舵人,老朱制定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未来的历史走向。

如果说洪武朝大肆诛杀功臣,是为了巩固老朱家的统治,尚有其苦衷;而对官僚集团下狠手,似乎就不单反腐那么简单了。

说好听点儿,老朱出身穷苦,眼里容不得沙子;说的难听些,在封建帝王中,老朱也不那么不厚道。

有许多人认为,老朱开局一个碗,尝遍人情冷暖,所以对百姓富有同情、仁爱之心,这样的看法何其谬矣。

恰恰相反,从底层摸爬滚打过的朱元璋,深知各个社会阶层的底细,他设计的户籍制度严苛无比,将百姓户口分为民户、军户、医户、儒户、灶户、僧户、道户、匠户、阴阳户、优免户、女户、神帛堂户、陵户、园户、海户、庙户等等。

这种不厌其烦的制度设计,就是为了防止百姓不事生产,钻帝国的空子。

其曾制诰百姓:【为吾民者,当知其分。田赋力役出以供上者乃其分也。能安其分则保其父母妻子,家昌身裕,为仁义忠孝之民,刑罚何由及哉。】

这话明白无误地告诉老百姓:“你们的软肋在我手里,好好干,保你家无事。”

充满了浓浓的威胁。

说白了,封建王朝都是家天下,可是老朱家的索取明显是太多了。

而洪武弊政中危害最大者,莫过于朱元璋制定的【闭关锁国】政策。

虽然当时方国珍和张士诚余部的海盗集团对朱明政权形成威胁,这是一个现实情况。但闭关锁国的措施从事后来看,让种花家从一个外向型文明彻底转而内向,完美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的红

最新小说: 诸天神佛秘录,开局扮演药师如来 综穿:从奇迹婉婉开始创飞所有人 带着满飞机武器到异世 废土时代我靠拾荒有田有山庄 求生:一发入魂,别人求生我度假 盗墓:百年后才知道她哥原来是他 我在大明攀登科技树 末日游戏里当城主怎么可能这么忙 地府缉魂师 穿越之风流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