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 > 历史军事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279、【人物篇】斯大林11

279、【人物篇】斯大林11(1 / 5)

【人物篇】斯大林11:他是否考虑过投降?德黑兰会议有何影响?

早在1941年11月6日,斯大林在庆祝苏维埃革命胜利24周年纪念活动的演讲中就宣称,苏联将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他当时提到了赢得胜利的几个要素,其一是苏联已经抵挡住了德国的闪电战;其二是德国没有联合英美建立“反布尔什维克同盟”;其三是德国人低估了苏联的实力。

在当时,斯大林认为前两个要素是具有决定性的,因为德国人最忌惮的就是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窘境。所以在全力抵抗德国入侵的同时,他多次要求英国和美国尽早在法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哪怕从东线吸引走20个德国师,对于苏军来说也是巨大的解脱。

同时斯大林还有另一番考虑。虽然英国在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就宣布与苏联结盟,但是如果要巩固苏英以及苏美之间的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他们拉入战火中,否则与德国单独媾和一直可以作为英国人的一个可选项。这种担心并非多疑,在英国除了丘吉尔这样的主战派,也的确有以哈利法克斯勋爵为首的主和派。

那么斯大林有没有考虑过向德国求和呢?其实这种传闻一直没有中断过。

战争初期,有传闻说斯大林曾试图通过保加利亚驻苏联大使斯塔米诺夫向希特勒发出过和平试探。这个传闻的可信度在于保加利亚既是德国的盟友,也和苏联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不过苏联内务部官员苏多普拉托夫提供了另一番说法,其实斯塔米诺夫是苏联特工,他曾奉命多次向轴心国阵营散布假情报。

还有一个传闻说,在1941年秋天,德国逼近莫斯科时,斯大林变得惶惶不安,于是开始考虑有条件投降。这种说法跟斯大林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的表现并不一致。而且斯大林也清楚,在一场如此残酷而且史无前例的战争中,任何投降的尝试都会自动葬送领导层管理这个国家的权力。

第三个传闻来自一位苏联历史学家,他拿出了一份1942年2月19日有斯大林亲笔签名的文件,上面要求德国人立即停战,接着德国军队要撤出苏联,然后苏德将共同对以英美为代表的“国际犹太人”开战。事实上,斯大林在1942年2月正在考虑在这一年的年底之前打败德国,这说明那份文件是极有可能是伪造的。

第四个传闻将时间指向了1943年的夏天。在一本20世纪70年出版的《苏联的冷战之路》中披露,苏联和德国曾在那个夏天在中立国瑞典举行和谈。鉴于苏联当时正和英国和美国筹备第一次莫斯科外长会议,苏联连续在塔斯社上发表了两份紧急声明,反驳这些传闻。

斯大林肯定在战争初期和希特勒有过接触,最有可能向希特勒求和的时间应该是1941年,但他应该很快就放弃了这种想法。因为德国人打的是一场“亡国灭种”的战争,任何一个领袖都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束手就擒,将自己和国家的命运交给敌人。另外就算斯大林肯有条件投降,德国人也绝不会答应,反而会让德国人以为苏联已经坚持不住了。

和英美组建“伟大的同盟”则是斯大林诚心实意的。这个同盟不仅是军事上的,同时也是政治上的。1941年冬,当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到访莫斯科时,斯大林就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军事方面,盟国何时开辟第二战场;政治方面,如何考虑战后的世界格局。关于第一个问题苏联自然是希望越快越好;关于第二个问题苏联希望英国能够承认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边境线。

1942年1月,斯大林下令成立外交文件筹备委员会,由莫洛托夫亲自主持。这是外交人民委员会内部的一个分支机构,负责检查战后的所有议题:边界、经济秩序、欧洲和平与安全。这个委员会起初工作了一段时间,但随着1942年战局的恶化,斯大林对战后问题不再关注,委员会的工作也暂时停顿了下来。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斯大林重拾战后问题的兴趣。同时斯大林格勒的胜利表明,德国人在东线战场肯定会被打败,而苏联则会从战争中崛起,成为欧洲大陆的头号强国。实力的天平摆向了莫斯科,而伦敦和华盛顿则沦为“伟大的同盟”内部的扈从。所以丘吉尔和罗斯福也迫切希望能在战后问题上尽快与苏联展开磋商,达成相关协议。

斯大林乐见于美英的积极态度。在军事上,盟国越早开辟第二战场,就越能减少苏联的伤亡和损失。如果仅仅依靠苏联单独打败德国,即便最后取得了胜利,战后的苏联也不会成为欧洲大陆的头号强国。同时在政治上他更希望跟英国和美国保持团结,为欧洲至少实现50年的和平。

一起突发事件让“伟大的同盟”蒙上了阴影。1943年4月13日,德国对外公布消息,称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州以西的卡廷森林发现了多处尸坑,里面填满了被屠杀的波兰军人和平民的尸体。莫斯科方面回应称,这是纳粹的宣传伎俩,一定是德国人自己而不是像柏林所说的苏联内务部枪杀了这些波兰人。然而波兰流亡政府赞成德国人提出的建议,即成立独立的医学委员会对这

最新小说: 万历四十八年 多元三国说 震惊!我的娇妻居然是女帝 帝国雪绒花 无敌六皇子 钢铁先驱 大秦:让你扮演扶苏,你竟造反了 一肩挑尽天下愁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远东军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