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 > 历史军事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270、【人物篇】斯大林2

270、【人物篇】斯大林2(2 / 4)

推荐阅读:

斯大林做的第一件事是将《巴库无产者报》复刊,随后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包括列宁,取消派、召回派、造神说等领导人逐一批评,指责他们这些流亡海外的人没有把分散在俄国各地的组织领导起来。

斯大林在文章中提到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创始人奥古斯特·倍倍尔,他出身贫寒,来自工人阶层,却备受德国人的敬重。斯大林还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言论,“我们的运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俄国的倍倍尔,需要工人出身的有经验的坚定领袖”。对于克服当前困难的方法,他提出了“根本性的办法”,即“开办一个全国性的报纸,使这个报纸成为联系各种工作的中心,并在俄国国内出版”。

列宁对斯大林的这些言论有些恼怒,这也是二人早年的一次不快经历。几年后,斯大林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工人开始对国外感到厌恶”,再次将矛头指向列宁等人,后者则通过斯大林的好友奥尔忠启则向斯大林发出了警告,“不要摇摆不定,不要做得太过分”。

1910年3月,斯大林在巴库再次被捕。8月,他被勒令回到西伯利亚继续完成流放期。这一次他没有选择逃亡,一方面是因为期限很短,只有几个月;另一方面他只要待到期满,回去后就不必躲躲藏藏,一个合法身份的机会也将更多。不过他给组织的信里也明确说:“我还有6个月期满,如果实在迫切需要工作者,我可以立即溜之大吉。”

1911年6月27日,斯大林服满刑期,根据俄国法律,他不可以居住在高加索,也不能住在任何一座俄国大城市。所以他选择在莫斯科和彼得堡之间的沃洛格达栖身,打算再寻找机会,到彼得堡或莫斯科工作。9月,斯托雷平被暗杀,全国的气氛骤然紧张,当局又开始四处抓人。9月9日,已经化名“契日科夫”的斯大林在准备前往彼得堡时被捕,又一次被判三年流放。

1912年1月斯大林流放期间,社会民主工党第6次大会在布拉格召开。列宁在这次大会上宣布成立布尔什维克党,把孟什维克驱逐出去。斯大林虽然没能出席,但也被选进中央委员会,而且这个意见是列宁亲自提出的。

列宁和斯大林之间能够缓和关系,与奥尔忠启则从中说和分不开。后者早年和斯大林、米高扬长期在格鲁吉亚地区工作,三人被誉为“高加索三剑客”。1911年,他前往巴黎学习,与列宁过从甚密。当列宁向他问起斯大林曾经批评过自己的言论时,奥尔忠启则极力为斯大林辩护,并担保“柯巴是我们的同志”。

奥尔忠启则后来一直支持斯大林,在斯大林最终取得苏共最高权力期间立下汗马功劳。不过到了1936年,斯大林开始怀疑奥尔忠启则对其的忠诚。1937年2月17日,二人发生了一次激烈争吵,三十年的友谊化为乌有。绝望的奥尔忠启则在愤懑中,于18日举枪自杀。

一战爆发后,俄军的表现糟糕透顶,德国占领了波兰、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和一部分俄国领土。前线不断传来的失败消息让民众心中的不满情绪滋生,布尔什维克则借机掀起一波波反抗浪潮。仅在1914年下半年,全俄举行的大罢工就达到70多次;1915年超过1000次;1916年达到1500次,参加人数超过100万人。

前线士兵的厌战、反战情绪也日益浓厚,成百上千的士兵逃离前线。在农村,农民赶走地主,打开他们的粮仓,分掉他们的农具和牲畜,烧毁庄园。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将沙皇尼古拉二世和沙俄的大臣、将军们逮捕,宣布成立“工农代表苏维埃”。与此同时,支持立宪的古契科夫、书尔根等人紧急成立“临时政府”,接管了国家权力。不过几个要害部门,如电报局、广播局、车站、铁路等都掌握在苏维埃手中。

10月24日晚,“十月革命”爆发,列宁领导赤卫队员、起义士兵和民众占领了临时政府办公地——冬宫。次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列宁在会上当选人民委员会主席,全程坚决支持列宁的斯大林则被任命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和列宁、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布哈林等最早的老布尔什维克并肩共事。

根据苏联解体后的文件显示,十月革命当晚并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当列宁领导的士兵和赤卫队员冲击冬宫时,守卫冬宫的仅有一个妇女营和一个士官生营,而且很快就投降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此时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被临时任命的“阿芙乐尔”号政委别雷舍夫仅仅向冬宫打了几发空包弹(没有弹头)。

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期间的表现完全盖过了斯大林。“二月革命”爆发时,托洛茨基正在美国,他立即动身准备返回国内,但途中被英国方面逮捕(英国视托洛茨基这类俄国流亡者为“极端危险人物”),后来在苏维埃的施压下,临时政府出面将其营救回国。

“十月革命”前,托洛茨基经常走上台前,向外界,尤其是工农代表们表达苏维埃的态度。他

最新小说: 万历四十八年 一肩挑尽天下愁 大秦:让你扮演扶苏,你竟造反了 帝国雪绒花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远东军火商 钢铁先驱 震惊!我的娇妻居然是女帝 无敌六皇子 多元三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