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 > 历史军事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249、【人物篇】巴顿8

249、【人物篇】巴顿8(1 / 3)

【人物篇】巴顿8:在摩洛哥的荒唐岁月是否有隐情?

很多人为巴顿鸣不平,他是美国陆军中最能打的将军,可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获得五星级上将军衔。美国在二战期间一共授予7个人为五星级上将,其中海军有三位,即威廉·莱希(三军总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欧内斯特·金(海军总司令)、尼米兹(太平洋舰队司令);空军一位,即亨利·阿诺德(航空兵司令);陆军三位,即乔治·马歇尔(陆军总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太平洋西南战区司令)和德怀德·艾森豪威尔(西线欧洲盟军总司令)。

海空军先不说(严格来说,阿诺德属于陆军,1946年陆军航空兵才脱离陆军成为独立军种)。论打仗陆军的三位五星级上将都不及巴顿,乔治·马歇尔在战争期间甚至没有指挥过任何一场战役。

战争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除了“战斗”你还可以从中提炼出诸多元素,决策、筹划、组织、动员、物资、运输、补给、占领、联合等等。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都不是战将,前者知人善任,后者长袖善舞,他们所做的就是保障前方能够打胜仗。巴顿的指挥能力毋庸置疑,实际上在欧洲战场,美军几次“硬骨头”都是巴顿啃下的。不过巴顿在其他方面就差了很多,特别是在战场之外,他很容易就会被拿捏。

1942年11月8日发起的“火炬行动”,巴顿率领三个师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登陆。三天后10万法军宣布投降,盟军在北非旗开得胜。

11月11日上午十时,美、法指挥官在卡萨布兰卡以北20多公里的费达拉港举行会议,讨论美军占领后的相关事项。美国方面的主要代表包括陆军的乔治·巴顿和海军的亨利·休伊特,其中巴顿刚刚被任命为摩洛哥总督。法国方面的主要代表包括北非战区司令兼摩洛哥总督诺盖斯和海军上将米什利埃。

“火炬行动”实施前,美国国会就准备好了《停战协定》。为了应对不同的局面,协定有两个版本,第一版是假设法国仅进行轻微的抵抗,协定提出的条款比较宽松;第二版是假设法国进行了激烈的抵抗,所以条款要严厉得多。在这次会谈时,巴顿拿出的是第二版。

时年66岁的诺盖斯在二战爆发前就担任法军驻北非司令兼摩洛哥总督,1940年法国投降后诺盖斯支持维希政府,之后就一直担任法属摩洛哥的最高长官。上午十时,米什利埃准时来到了会场,但诺盖斯还没有赶到。巴顿、休伊特和米什利埃在中午时回到“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上共进午餐,在法国葡萄酒和休伊特珍藏雪茄的烘托下,昨天还在战场上对垒的敌人已经谈笑风生了。

下午3时,诺盖斯赶到会场,谈判正式开始。巴顿首先赞赏了法军在过去三天的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英勇和技术,随后拿出准备好的《停战协定》。这份协定的核心要旨是:收缴法国人的武器,解散军队。

会场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米什利埃递给了诺盖斯一张纸条,写道:“不能接受!”诺盖斯则起身说道:“请允许我指出,如果这些条件付诸实施,法国对摩洛哥的保护权力就不复存在了。我们法国人也许不能再有实力进行较量了,但这不过是你们麻烦的开始。如果你们把这样的条件强加给我们,你们就得准备好承担一切责任——阿拉伯人、犹太人、柏柏尔人不再遵守法国人制定的法律,没有人再维护当地的秩序。从摩洛哥通往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铁路线也很可能遭到破坏。我们法国人在这里象征着安宁和稳定,可你们美国人来到这个极其复杂的地方时,只能带来混乱和无政府状态。”

诺盖斯的话击中了巴顿的软肋。美军在距离本土6400公里之外作战,他指挥的部队勉强能进行两栖作战,而且现在还没有在岸上站稳脚跟。他面临的不仅是军事问题,政治问题更复杂。盟军之所以选择在卡萨布兰卡登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通往突尼斯的铁路线从这里连接着大西洋。盟军在北非的行动依赖这条铁路线提供补给,而一旦失利还可以作为一条快速的撤退通道。所以当务之急的确是稳定住摩洛哥的局势。

经过权衡后,巴顿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他从部下手中接过协议,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把它撕了。接着他对在座的众人说:“先生们,我从前在你们法国的陆军学校当学生时,就认识了你们当中大部分军官。我们是同行,搞战争的,你们说的话和你们的签名一样有效。”

做好铺垫以后他宣布:“我建议在上级确定最后条件前,你们的部队带着武器装备全部返回自己的驻地,你们把伤病员和阵亡人员遗体带走,我们把战俘移交给你们。你们要向我保证,不使用武力对付我们,同时迅速把你们手中的我方人员归还,把你们战区里的我军阵亡官兵遗体归还。同时你们要尽力维护好摩洛哥的治安和秩序,包括境内的铁路和铁路桥。”

法国人长出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着脸的诺盖斯也露出了笑容,表示完全接受这一条件。但是巴顿这个时候突然又提高了嗓门说:“不过,这里还有一个条件!”就在法国人又恢复了严峻

最新小说: 大秦:让你扮演扶苏,你竟造反了 万历四十八年 钢铁先驱 远东军火商 无敌六皇子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多元三国说 晋血山河 震惊!我的娇妻居然是女帝 一肩挑尽天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