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 > 历史军事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171、【中国战场】淞沪会战

171、【中国战场】淞沪会战(2 / 3)

推荐阅读:

18军(罗卓英部)第11、第14、第68三个师也抵达京沪地区,划归第9集团军指挥。张治中在得悉日寇增援消息后,决定暂取守势,并调动部队反击日寇登陆。此后数日,双方互有攻守,战事胶着。

9月2日,日寇将驻青岛部队抽调至上海方向,随即加强进攻。9月6日,宝山县城失守,中国守军第98师94旅583团1营全体官兵壮烈殉国。

9月11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命令,派遣第9、第13、第101师团,及炮兵第5旅团等部队增援上海。

此时中国统帅部也判断日寇“最近若不得逞,势必由国内不断增兵,在沿江沿海继续扩大作战区域。而中国军队在海军、空军方面处于劣势,且攻击武器远不如日寇。部队白天行动困难,后勤供给也十分困难,许多士兵在一线苦战,终日难得一餐,弹药也时常不足,影响战斗力,并造成部队伤亡过大”。因此决定逐渐转为守势。此后至11月4日,中国军队基本上处于守势作战地位。

9月14日,日寇第11师团向罗店中国守军发起攻击,并计划与随后到达的第3、第101师团于吴淞方向汇合。此时中国军队第15集团军(陈诚部)也得到第1军的加强,双方继续陷入鏖战。至9月21日,日寇第11师团在罗店未能前进一步。

9月21日,中国统帅部对第3战区的部队进行调整,左翼军由第19集团军(薛岳部)、第15集团军(罗卓英部)组成,总司令陈诚;右翼军由第8集团军(张发奎部)、第10集团军(刘建绪部)组成,总司令张发奎;第9集团军改为中路军,朱绍良任总司令兼第9集团军司令。战区司令由蒋介石兼任,顾祝同任副总司令。

日寇方面,全国17个师团中,8个师团派往华北,5个师团派往上海,1个师团留守国内,3个师团作为预备,准备对华作战。

9月22日,日寇101师团向左翼军发起进攻。战至30日,日寇第11师团向前推进3公里。

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处置中国事变纲要》,计划“通过10月间的强大攻势作战,可以迫使中国政府屈膝求和”。10月9日,日本参谋本部将第18师团(国内)、第6师团(正在华北作战)、第114师团(国内),以及第5师团一部组建第10军,调往上海方向。17日,第16师团(正在华北作战)也调往上海。

10月1日,日寇第13、第9、第101师团抵达上海,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调集第3和第9师团加强上海西南方向的进攻。至8日,第9师团突破蕴藻浜北岸阵地。鉴于战场形势危急,如日寇继续突破国军阵地,则左翼防线将陷入崩溃的境地。10月19日,以新到第21集团军(廖磊部)配合左翼军作战,于大场镇以北转入反攻。但中国军队的进展极为不顺,战至22日,日寇开始反击,中国军队先后撤退。26日,大场镇失陷。

大场镇失守,使中路军侧背受到严重威胁,第3战区令第9集团军后撤至苏州河南岸,左翼军则仍然坚守原阵地。至28日,除88师一个营(由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率领)留守四行仓库外,中国守军全部后撤。

中国军队撤至苏州河南岸后,战事更为激烈。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等人建议“淞沪会战应适可而止”,蒋介石表示同意将部队撤至吴福一线,但蒋得知“九国公约”各国将于11月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后,便撤回先前命令,并要求各部坚守原阵地。11月4日,日寇第3师团从北新泾镇方向渡过苏州河。

同日,日寇第10军进入杭州湾。5日,第18师团从金山卫以东、第6师团从金山卫以西同时登陆。此时,蒋介石以电话征求前线总指挥陈诚的意见,陈诚认为应立即撤退,但蒋介石要求再抵抗3天。11月7日,日寇组建“华中方面军”,统一指挥上海的2个军(上海派遣军、第10军)的作战。由松井石根任总司令。

11月8日,日寇第8军在德胜港、米市渡渡过黄浦江。当晚,中国统帅部发现中国军队已处于即将被包围的危险境地。蒋介石才匆忙下令从上海撤退。由于撤退时机过晚,且命令下达手段极其落后,右翼军接到命令已是11月9日。此时部队已经陷入混乱,各级司令部对部队已经很难掌握,有些部队并没有接到撤退命令,见友邻部队撤退便自行组织撤退。由于缺乏指挥调度,几十万部队同时涌向安亭方向。拥挤在有限的一两条公路上,加之日寇飞机轰炸和后面追击,后撤部队损失极其惨重。

左翼军撤退并没有出现混乱,11月8日接到撤退命令后,薛岳命各部队依照命令逐次后撤。

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中方英烈谱:

黄梅兴少将:1896年生,字敬中,广东平远人,黄埔一期毕业,时任88师264旅旅长。1937年8月14日,亲临前线指挥,不幸被日寇迫击炮集中,壮烈殉国,时年41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蔡炳炎少将:1

最新小说: 多元三国说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帝国雪绒花 大秦:让你扮演扶苏,你竟造反了 震惊!我的娇妻居然是女帝 一肩挑尽天下愁 无敌六皇子 万历四十八年 钢铁先驱 远东军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