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 > 历史军事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33-1【中国战场】拉锯战

33-1【中国战场】拉锯战(1 / 4)

【进程篇-中国战场】拉锯战:无奈的防守反击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中国的全面抗战已经进行15个月。日寇在中国投入100多万部队,付出近45万人的伤亡,没有结束这场战争,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从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广东的4000多公里的正面战场,国军200多个师与日寇形成对峙。

在日寇占领区,八路军和新四军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晋察冀、晋绥、晋西南、晋冀豫、冀鲁边、山东、苏南、皖南、皖中、豫东等抗日根据地,抗日武装发展至18万人,根据地和游击区人口5000万,日寇在占领区只能控制主要城镇和交通线。

在日本战史中记录道:“占领地区特别是华北和华中方面,由于徐州和汉口作战而兵团外调,移动频繁,造成后方兵力不足,只能保持点和线。前线方面也在扩大,以致到处配备薄弱。敌人乘此弱点,遂逐次企图扰乱后方乃至进行局部反攻。”

从外史资料中也能够反映出,在这样一种战争态势下,日寇若想继续维持战略进攻的势头,就必须投入更多的兵力和物资,并准备承担远甚于以往的人员及物资的消耗。即使如此,日寇也没有胜算的把握,更何况15个月的战争已使日本的军力、国力不堪重负。

1938年4月,日寇实施第二次军需动员,采取利用代用品、回收废品乃至降低产品规格的措施,以减少原料供应不足的困难。在兵力结构上,截至1938年8月,在华日寇中现役兵仅占11.3%,预备役兵占22.6%,后备役兵占45.2%,补充兵占20.9%,战斗部队的战力正在下降。在经济上,日本的出口受原料不足影响明显下降,1938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2.9%;进口下降19.6%;黄金储备从战前的388吨降至25吨。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签署《慕尼黑协定》,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日本认识到,德国的目的绝不仅仅如此,整个欧洲距离战争已经越来越近,一旦德国与英法交战,欧洲列强将不能顾忌其在亚洲的殖民地,日本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会出现千载难逢的机会。

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发表“东亚新秩序”声明,宣布:“在东亚地区建立日本主宰下的新秩序,以取代华盛顿条约所确立的、以英美为主的旧秩序。”这表明日本要借助欧洲动荡之机,在远东采取扩张计划,取代由英美等西方国家主导远东地区的格局。

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态度,英美并没有选择与日本直接对抗,而是采取援助中国的方式,一方面遏制日本的扩张势头,一方面用来作为与日本谈判的条件,并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牺牲中国利益,保全自身在远东地区的权益。

1938年12月,美国通过“桐油借款”方式援助中国,随后英国也向中国提供信用贷款。与此同时,英美继续与日本保持着贸易关系,当时日本进出口70%的贸易对象是英美两国,两国对日本的出口额是对中国出口额的5倍,全部都是日本国内急需的工业原料。

1938年底,西方国家提出解决中日问题的方案,并向日本和中国提出,如果双方愿意修改《九国公约》条款,西方愿意为此召开国际会议。1939年5月,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向蒋介石提出具体建议:“放弃满洲,中日实行合作,取缔反日活动,恢复七七事变前的态势。”7月24日,英国与日本签署《有田-克莱琪协定》,在协议中英国“完全承认目前中国的实际局势,承认日本在其占领区内享有特殊之要求,允诺凡有阻止日寇或有利于日寇敌人之行动,英国均无益加以资助。”由此表明,英国等西方国家为制止日本在远东的扩张,不惜牺牲中国的核心利益。

苏联在远东问题上,则比西方各国要清醒得多,斯大林一方面加大对中国的军事援助,一方面采取的对日政策远比英美强硬。苏联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中国的同情,而是为了自身在远东的利益,中国的抗战可以牵制日本的军事力量,从而减轻苏联远东地区的压力。1939年,苏日爆发诺门罕战役,日寇惨败。1941年4月,双方签署《苏日中立条约》,两国握手言和,在这份条约中,苏联承认了日本实际占领中国东北的事实,换取日本不在远东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的保证。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欧战爆发。日本借机以“不介入欧洲战争”为筹码,向英法等国施压,迫使英法等国同意对中国实施禁运,包括关闭法属印度支那的滇越铁路和缅甸境内的滇缅公路。

1940年9月,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的扩展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西方各国转而对日本采取强硬政策。

同期,日本撤销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在南京设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由西尾寿造统一指挥在华全部陆军(不含关东军),下辖华北方面军、第11、第13和第21军四个战略集团,共计

最新小说: 震惊!我的娇妻居然是女帝 大秦:让你扮演扶苏,你竟造反了 一肩挑尽天下愁 帝国雪绒花 钢铁先驱 无敌六皇子 多元三国说 远东军火商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万历四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