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写二战?(1 / 2)

为什么要写关于二战的文章呢?我想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之一是这场战争的规模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争,我来列举一些数字,让读者有更直观地体会。

交战国家共有54个,轴心国一方有6个国家和2个傀儡政权;同盟国国家有46个,其中参战的美洲国家(19个))只是对轴心国宣战,绝大部分并没有实际出兵参战,只有巴西于1944年向欧洲派出2.5万人的部队,且战绩不俗,为其在南美洲争取了国际地位和声望。

二战时期世界上以独立国家存在的只有不到70个,绝大部分直接或者间接地参加了这场战争。二战以后,西方国家在亚、非、南美洲的殖民地纷纷独立,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世界格局。

我们再从主要参战国家的人口数量和伤亡情况比较一下

轴心国中,德国的伤亡比例最高,达到2800万人,大约是占全国人口的1/3;日本的伤亡比例一直存在争议,这主要是日本出于战后政治方面的考虑,提供的数字遭到了其他国家的质疑,大致的比例是9%左右,伤亡数字大约是690万人。

同盟国中,苏联的伤亡比例最高,达到4400万人,占当时苏联人口总数的1/4左右;其次是中国,伤亡3500万热,占当时全国人口比例8%左右。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在战争中的伤亡相对较小。值得一提的是犹太人在这场战争中的死亡人数超过了600万人,占当时犹太中人数的近40%。

再统计一下战争进行的时间。亚洲战场公认的时间开始于1937年7月7日,即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战全面爆发时开始。结束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历时8年零1个月。欧洲战场(包括苏德战场))爆发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此前爆发的西班牙内战被视为二战欧洲战场的前奏。欧洲战场结束的时间为1945年5月7日,这一天德国政府代表在柏林战役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指挥签署投降协议,该协议于5月8日零时生效。太平洋战争爆发于1941年12月7日,即珍珠港事件爆发之日,同样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广播。北非战场的开始时间有些模糊,大致可以从1940年9月意大利出兵利比亚开始,结束于1943年5月,盟军将德意联军彻底赶出北非。

原因之二是战争进行的过程中,涌现出无数值得记录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战争过程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其中既有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这样的政治领袖,也有希特勒、墨索里尼和裕仁这样的人间恶魔,还涌现出朱可夫、隆美尔、巴顿、蒙哥马利等一大批著名军事将领。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看,斯大林格勒战役、巴巴罗萨行动、诺曼底登陆、中途岛战役、莱特湾战役,无论从战役规模、激烈程度还是军事指挥艺术都达到了世界战争史上的高峰。

原因之三是这场战争对世界的影响,直到现在世界格局都是由二战的结果决定的。其中作为战胜国的苏联、中国、美国、英国和法国,在战后成为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始终在战后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德国作为战败国,由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的改变(欧洲大陆已无强国,必须抱团取暖),对外展现出反思自己战争罪行的姿态,并且与欧洲其他国家,特别是法国达成和解,如今两个国家作为欧盟最重要的两个成员国,也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不仅在战时暴露了其残忍的本性,在战后又暴露出狡诈的一面。虽然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了经济的二度腾飞,并试图再次跻身世界政治舞台中心,但这终究会是黄粱一梦,摆脱不了世界二流国家的命运。

原因之四是2022年初发生的俄乌冲突,实际上是试图打破二战以来的世界主要政治大国之间的平衡。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人类还要经历一次那样的浩劫?修昔底德陷阱真的要成为挥之不去的噩梦?在我看来,修昔底德陷阱是西方人根据西方的早期历史,对大国间解决矛盾方式的总结。站在当下,当崛起的国家是一个东方国家时,我们能否根据东方人的哲学、参考东方人的历史、运用东方人的智慧来化解这样的矛盾呢?如果有,那不仅是我们的,也是全人类的福祉。

读过很多二战题材的书籍,这些书籍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题型书籍,内容或者是介绍二战的某些人物,或者是介绍某些战役,或者是某些特殊领域;另一类是全面系统性的书籍,比如战史、全记录等作品,通常以战场和时间划分单元。我这次想改变一下叙事方式,目的是让读者有清晰地了解这段历史。我参考了平时工作中,汇报材料的叙事结构,在第一部分我会先介绍战争背景,接着简要介绍战争的进程,再介绍战争的结局。在第二部分我会从多个角度,更加细致地介绍这场战争,做到由前到后、由粗到细、由主到支,希望以此能够更好地为读者讲述这段历史。

“珍爱和平、回首战争”,特别喜欢一部纪录片中的这句话。相信所有喜欢军事题材的读者也一定赞同它所表达的含义。了

最新小说: 大秦:让你扮演扶苏,你竟造反了 万历四十八年 钢铁先驱 远东军火商 无敌六皇子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多元三国说 晋血山河 震惊!我的娇妻居然是女帝 一肩挑尽天下愁